首页

踩踏视频免费专区

时间:2025-05-29 17:37:56 作者:数字技术为云南咖啡种植装上“智慧大脑” 浏览量:42822

  中新网保山5月28日电(陆希成 倪婷 杜忠恒)28日,记者走进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的一家智能咖啡庄园,看到成片的咖啡树间,一个个白色的监测设备正实时采集着土壤湿度、空气温度等数据。咖农通过手机APP就能随时查看每个地块的生长环境,曾经“靠天吃饭”的咖啡种植正装上“智慧大脑”。

  云南是中国最大的咖啡产区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8%以上。保山市潞江镇作为云南重要咖啡产地之一,以优质小粒咖啡闻名。然而,当地多为山地地形,种植环境复杂、管理粗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咖农。

  该智能咖啡庄园负责人杨江春介绍,传统种植方式下,判断咖啡树是否缺水主要依靠经验。有经验的咖农会抓土判断,但这种方式既不精准,也难以覆盖大面积种植区。更棘手的是病虫害防控,往往发现时已经大面积扩散。

  为改变这一现状,该庄园引入了由中国移动云南公司(下称“云南移动”)联合浙江理工大学、保山学院等多所高校研发团队打造的“云智农链”平台,开始了咖啡种植的数字化转型之路。

图为智能咖啡庄园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供图

  记者在现场看到,监控大屏上,系统将该庄园100余亩种植区精细化分为17个地块,每个地块的“生命体征”一目了然。屏幕上,3号地块的土壤湿度刚降至19.8%,红色警示灯亮起,系统立即启动自动灌溉程序,滴灌设备开始精准补水;10号地块显示土壤湿度为18.5%,氮元素含量偏低,系统提示“建议补充氮肥,预计用量6公斤”;而7号地块则呈现绿色,各项指标均在最佳范围内——土壤湿度42%,温度23℃,光照充足。

  “咖啡就像十月怀胎的孩子,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‘营养餐’。”杨江春告诉记者,咖啡花期需要补充钙镁保花保果,幼果期需要氮元素充实果肉,转色期则需要钾元素提升糖分。而该系统会根据咖啡生长模型和每5分钟更新一次的实时数据,精准制定水肥方案,在提升咖啡品质一致性的同时,还大大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。

图为杨江春正通过“云智农链”平台APP对咖啡庄园进行管控。中国移动云南公司 供图

  在病虫害防控方面,平台的表现尤为突出。咖啡锈病是威胁产量的主要病害,传统防治往往滞后。当监测到咖啡树有发病风险时,系统会自动调度无人机前往巡检,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分析是否存在病害,实现提前预防。

 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益是实实在在的。杨江春介绍,应用智能系统后,庄园咖啡亩产提升约20%,精品率从不足70%提升至85%以上。更重要的是,精准管理将咖啡生长周期从4-5年缩短至3年左右,每亩管护成本降低约1000元。

  此外,记者还了解到,该平台不仅关注生产环节,还在构建全链条溯源体系。从咖啡种植、采摘到加工、仓储,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,形成不可篡改的“数字档案”,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咖啡豆的完整生长历程。

  咖啡种植的数字化转型,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。云南移动政企客户部总经理史云表示,未来,“云智农链”平台将逐步向云南其他咖啡种植基地推广,并拓展至云药、云花、云果、云菜等高原特色农产品上,助力云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湘菜版jellycat受捧 成人“过家家”拉满情绪价值

经济大省山东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,聚焦“十链百群”、聚焦“资源协同”、聚焦“线上线下”,着力推进产业横向集聚和垂直整合,全力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生态。

主播说联播丨“新春第一会”,开好局起好步!

15日的拉萨河畔微风徐徐、阳光明媚、热闹非凡,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河岸,搭起简易帐篷。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,清澈而温暖,人们或站或蹲,在河中清洗着身体。

最高检依法对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王勇决定逮捕

台风“万宜”已于17日15时前后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奥罗拉省沿海登陆,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(58米/秒、超强台风级)。

大道至简:中国式现代化与实事求是(人民要论)

北京11月9日电 (记者 曾玥)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9日在北京表示,中国将为22所意大利高校提供百余个学生来华交流名额,以加强互学互鉴,深化两国人文交流。

张卫国任西南大学党委书记,王进军任西南大学校长

当日,“大连港—墨西哥”集装箱快航新航线首航船舶“东方钦奈”轮在完成近500标准箱装卸作业后,缓缓驶离大连港集装箱码头,前往下一目的港。这条大连口岸通往墨西哥主要港口的直航航线采取周班运营,计划投入8艘6000至8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,直航航程时间较传统中转模式节省10天以上,满足我国北方企业拓展拉美新兴市场的海运运力及舱位需求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